隨着通關快將落實,如何分配通關名額開始成為各方的焦點,政府的原則是,優先照顧有緊急需要的人士。但如果你問所有等通關的市民,每個人都能羅列出一堆理由證明自己的需求最緊急,所以如何定義是否緊急就是一門大學問了。完全掌握了定義權和解釋權的港府已經給出了答案,商界就是其中之一,而在坊間的各個流傳版本中,商界也是雷打不動的必然人選,似乎他們的需求真的最緊急。事實真的如此嗎?更重要的是,港府又為何會認同該觀點?
傳聞中的通關名額和需求相比,可謂九牛一毛,因此所有人都在盯着這些彌足珍貴的名額,商界想要分配更多也是情理之中。但居然各種傳聞的版本、甚至政府的預告中,都已經宣告了商界將鐵定獲得一部分名額,就顯得耐人尋味了。因為不同的人對緊急的定義都不盡相同,筆者也不想去論證到底誰的理據最充分,但各種版本都大同小異,那只能說明港府對緊急的定義權和解釋權被有力人士人操控了,至於具體是誰操控,看誰能從中獲益最多就知道了。
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,特首林鄭月娥日前透露,獲優先處理的商界過往也屬豁免強制檢疫組別,當局會協助他們編配優先組別。這就是說,過去本來就能夠免檢疫通關的商界,將繼續獲得優待以佔用極其有限的通關名額,只不過換了一個渠道而已。而對於廣大市民來說,所謂的通關很可能根本就是一個騙局,因為在被鐵定將獲得名額的商界瓜分後,剩餘的名額對於普通大眾而言,根本就是杯水車薪甚至是鏡花水月,能夠獲得的機會堪比中六合彩頭獎。
我們知道,不同的群體都有自己的代言人為自己爭取利益,很多時候,不同群體的利益彼此是有衝突的,而政府的作用就是平衡各方的利益,務求實現社會的整體利益最大化。因此也可以說,政府代表的是全社會的利益,所以必須要做到不偏不倚,絕不能因為誰的代言人聲音更大就聽誰的。但港府呢?僅從通關一事就可以看出,它明顯更重視商界的利益,而這也完全符合港府的一貫作風。畢竟香港眾所周知一向都是官商共治,雙方的關係可謂千絲萬縷。
雖然不同群體都有自己的代言人,但是各方的力量可謂天差地別,儘管老百姓在人數上佔絕對優勢,但其實力和人數極其有限的大資本家相比,根本不可同日而語,所以大資本家代言人的聲音很容易就能壓倒普通人。政府對此不能不查,更要設法為老百姓發聲,以維護社會的公平公正。而政府一旦淪為大資本家的代言人,代表了他們的利益,其結果必然是失去了公平性,繼而損害中小資產和無產階級的利益,當前的美國和曾經的國民黨正是最佳例證。
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?看看國內就知道,永遠都是以全國人民的利益最大化為依歸,誰都不能凌駕這一點,從來沒有什麼大到不能倒的企業或商人。從國內近年大力整治互聯網、房地產和教培行業的巨頭就可以看出,只要妨礙了社會公平、損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,不管你是誰都必須讓步。香港雖然行資本主義,但並不代表就不需要維護社會的公平公正,如果港府不認同自己是大資本家的代言人,那麼就請拿出能夠令自己心安理得的通關名額分配方案。
文:會稽山
學研社研究員、時事評論員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